王建国站在银行大厅里,手里攥着那张贷款明细单,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掌!
周围的人都停下脚步看着这个中年男人,他们不明白一个大男人为什么会在银行里哭得这么撕心裂肺。
王建国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里回荡:"我还了九年啊!整整九年!为什么本金还是这么多?"
银行工作人员面面相觑,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这个彻底崩溃的男人。
01
2014年,王建国32岁,是一家物流公司的中层管理,月收入一万二。
那年房价还算合理,他和妻子林美娟商量着买房结婚。两人看中了市区一套120平的三居室,总价208万。
"建国,咱们真的要买吗?这么多钱。"林美娟有些犹豫。
"买!必须买!"王建国拍着胸脯说,"我算过了,首付60万,贷款148万,30年还清,每月还9100块。咱们俩一个月收入加起来两万,还得起。"
当时的王建国意气风发,觉得自己能力不错,收入稳定,房贷算什么?他甚至还跟朋友们炫耀:"老子也要做房奴了,哈哈!"
签合同那天,银行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还款方式。"王先生,您选择等额本息还款,前期还的主要是利息,后期才会还本金比较多。"
王建国当时没太在意,心想反正每月还9100,30年后房子就是自己的了。他在合同上爽快地签了字。
前几年还算顺利。王建国每月按时还贷,从不拖欠。2016年结婚,2017年有了儿子,日子虽然紧巴巴的,但一家三口其乐融融。
"老公,你说咱们的房贷还了三年了,本金应该少了不少吧?"林美娟抱着孩子问。
"肯定的,我算算啊。"王建国拿出计算器,"三年还了32万多,怎么也得还了二三十万本金吧。"
但他们谁也没去银行查过具体数字,只是觉得每月按时还钱就行了。
2018年,公司效益不好,王建国的收入开始下降。月薪从一万二降到八千,但房贷还是得还9100。
"媳妇,这日子有点紧了。"王建国愁眉苦脸。
"没事,我出去找个工作。"林美娟很体贴,找了个文员的工作,月薪三千五。
就这样,一家人省吃俭用,房贷从未断过。
02
转眼到了2019年,还贷五年了。王建国偶然和同事聊起房贷的事。
"老王,你还了五年,本金还剩多少啊?"同事问。
"应该还剩100万左右吧,我还了五十多万呢。"王建国很自信。
"你确定?我听说前几年还的都是利息。"
王建国心里一咯噔,但嘴上还是硬气:"怎么可能?我每月还9100,五年就是54万多,总不能都是利息吧?"
回家后,他翻箱倒柜找出银行卡,想着改天去查查。但工作一忙就忘了,这一拖又是好几年。
2020年疫情来了,王建国的公司倒闭了。他失业在家大半年,靠妻子微薄的收入和积蓄维持生活。房贷还是得还,一分不能少。
"建国,要不咱们卖房吧?"林美娟提议。
"不行!绝对不行!"王建国激动起来,"房子卖了咱们住哪?而且我都还了六年了,本金应该还了一大半了,现在卖不是亏大了?"
林美娟也觉得有道理,两人咬牙坚持着。
后来王建国找到新工作,收入虽然不如以前,但勉强够用。房贷继续按时还着。
2021年,2022年,日子一天天过去。王建国时常安慰自己:"马上就还了十年了,本金应该还得差不多了。"
03
2023年春天,儿子要上小学了,需要学区确认。王建国需要到银行开具房贷证明。
"先生,您需要哪种证明?"银行工作人员问。
"我要证明这房子是我的,还有贷款还剩多少。"
工作人员查询后打印出一份明细。
当他看到贷款余额那一刻,彻底地崩溃了...
"王先生,您的贷款余额是139万8千元。"
王建国以为自己听错了:"多少?"
"139万8千元。"
王建国感觉天旋地转:"不可能!我都还了九年了!每月9100,总共还了98万多!怎么可能还剩这么多?"
工作人员耐心解释:"先生,您选择的是等额本息还款,前期还的主要是利息。九年来您还的98万中,大概只有8万是本金,其余都是利息。"
王建国手里的证明单开始颤抖:"你说什么?只还了8万本金?"
"是的,这是银行系统的准确数据。"
王建国拿着那张证明单,腿都软了。他在银行的沙发上坐了很久,脑子里一片空白。
九年了,整整九年!他省吃俭用,从不敢乱花一分钱,每月按时还贷9100元,一共还了98万多。但本金竟然只还了8万?还剩下139万8千元?
他想起这九年来的种种不易:为了还房贷,妻子去做最低薪的工作;
为了还房贷,他们从不敢旅游,从不敢下餐厅;
为了还房贷,孩子想要的玩具都舍不得买;为了还房贷,他生病了都舍不得去医院...
这九年,他就像一头牛一样默默承受着生活的重压,以为自己在一步步接近梦想,却不知道自己其实一直在原地踏步。
王建国拿着手机给妻子打电话,声音已经哽咽:"美娟,我在银行查了,咱们九年来还的98万,只有8万是本金,其余都是利息。"
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,然后传来林美娟压抑的哭声:"建国,你别开玩笑了。"
"我没开玩笑,银行的证明就在我手里。"王建国的声音越来越大,"咱们还要再还21年!21年啊!按照这个速度,咱们这辈子都在给银行打工!"
周围的人都看向他,但王建国已经顾不上面子了。
他想到儿子还小,想到自己已经41岁,想到妻子为了这个家付出的一切...
突然,他想起了什么,颤抖着手翻出手机里的房产APP,查看自己小区的房价。
当他看到房产APP上显示的数字时,他彻底崩溃了...
04
房价显示135万。
王建国看着这个数字,整个人都傻了。
2014年他花208万买的房子,现在市值135万。
也就是说,即使他现在把房子卖掉,拿到的135万还不够还银行的139万8千元贷款。
他不仅这九年白干了,还倒欠银行近5万元。
"这不可能,这不可能!"王建国喃喃自语,他又查了几个房产网站,数字都差不多。有的显示130万,有的显示140万,但没有一个超过他的贷款余额。
王建国想起2014年时的意气风发,想起自己对朋友们炫耀要做房奴时的得意,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。
他给妻子发了个定位,让她过来。半小时后,林美娟匆匆赶到银行,看到丈夫红肿的双眼,心疼得不行。
"建国,你别这样,我们想想办法。"
"什么办法?"王建国苦笑,"房子现在值135万,我们还欠银行140万。卖了房子我们还要倒贴钱,然后一家三口住哪里?"
林美娟也傻眼了。她一直以为房子是保值的,至少不会跌价跌成这样。
银行的理财经理过来安慰他们:"王先生,您别太难过。房贷就是这样的,前期确实还利息比较多。"
"为什么当初没人告诉我?"王建国情绪激动,"如果我知道前十年基本都在还利息,我绝对不会贷这么多钱!"
理财经理有些无奈:"当时确实跟您说过是等额本息还款,前期利息多后期本金多。"
"说过?说过个屁!"王建国爆粗口了,"你们就说了一句话,我哪知道前期利息会这么多?九年还了98万,本金只还了8万,这简直是抢劫!"
周围的客户都在看热闹,有人窃窃私语:"这人真可怜,房奴当得这么惨。"
也有人说:"谁让他当初不仔细算呢?银行又不是慈善机构。"
王建国听到这些议论,更加愤怒:"我仔细算了!我以为每月还9100,30年后房子就是我的!谁知道你们银行这么黑心!"
05
理财经理试图解释银行的计算方式,但王建国根本听不进去。他现在只有一个念头:这九年的苦白受了,而且还要继续受21年。
"建国,我们回家吧。"林美娟拉着丈夫的胳膊。
"回什么家?那个家现在是银行的!"王建国甩开妻子的手,"我每天起早贪黑,就是为了给银行打工!我这辈子都是银行的奴隶!"
他越说越激动,声音在银行大厅里回荡。保安过来了,但看到这个中年男人的眼泪,也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林美娟哭着劝丈夫:"建国,你冷静点,咱们回家慢慢想办法。"
"想什么办法?"王建国指着那张贷款明细,"按照银行的计算,我还要再还21年!21年后我62岁了!我的青春,我的中年,全部给了银行!"
回到家后,王建国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算账。他翻出这九年来所有的还款记录,一笔一笔地核对。
98万4千元,这是他九年来还给银行的钱。除去8万本金,他支付了90万4千元的利息。而他的本金148万,还剩下140万。
按照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,他未来21年还要支付170万左右。
也就是说,这套208万的房子,最终他要支付,
268万。
"268万!"王建国看着这个数字,彻底绝望了。
他又查了查现在的房价走势,这个片区由于规划调整,房价从2018年开始就一直在跌。专家预测未来几年还会继续跌。
也就是说,他不仅要为这套房子支付268万,而且这套房子的价值还在不断缩水。
晚上吃饭时,6岁的儿子问:"爸爸,你为什么不开心?"
王建国看着儿子天真的脸,眼泪又涌了出来。他想到这个孩子将来要面对的压力,想到自己可能永远无法给他更好的生活。
"爸爸没事,就是工作累了。"王建国勉强笑了笑。
"那爸爸你别工作了,我们去玩吧。"儿子拉着他的手。
王建国心里一酸:"爸爸不能不工作,不工作就没钱还房贷了。"
"什么是房贷?"
王建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难道要告诉一个6岁的孩子,爸爸这辈子都要为银行打工?难道要告诉他,这个家其实是银行的?
林美娟在一旁默默流泪。她想起这九年来的种种节俭,想起为了省钱从不买新衣服,想起孩子想要玩具时她的拒绝...
"建国,要不我们真的卖房吧。"林美娟说,"虽然要倒贴5万,但至少不用再还贷了。"
"卖了住哪里?租房子一个月也要三千多,而且永远没有自己的家。"王建国摇头,"我们已经陷进去了,只能继续。"
06
第二天,王建国去找了律师咨询。律师告诉他,银行的做法完全合法,等额本息就是这样计算的。
"王先生,您当初签合同时应该仔细看条款的。"律师说。
"我看了,但我不懂啊!"王建国激动地说,"银行工作人员只说每月还9100,30年还清,谁知道前十年基本都在还利息?"
律师摇摇头:"这是金融常识,银行没有义务给您做详细的科普。"
王建国走出律师事务所,感到前所未有的绝望。法律站在银行一边,他没有任何追索的权利。
他开始在网上查资料,发现像他这样的人很多。房贷的等额本息还款方式就是这样设计的,前期还利息,后期还本金。
银行通过这种方式锁定了借款人,因为前期投入太多,很少有人愿意提前还款。
王建国开始计算提前还款的可能性。如果他现在一次性还清140万,可以省下后面21年的利息。但问题是,他们夫妻俩一个月收入也就一万多,扣除生活费和孩子的开销,能存下的钱很少。
按照目前的收入,他们要攒够140万至少需要15年。而15年后,他们基本也快还完贷款了。
"这就是个死循环。"王建国对妻子说,"银行就是要把我们绑在这里,让我们这辈子都为他们打工。"
林美娟也想不出办法:"要不你再找个兼职?"
"我已经够累了,再找兼职身体吃不消。"王建国苦笑,"而且兼职赚的那点钱,还不够孩子的补习费。"
他们开始仔细计算家庭开支,发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再省的了。孩子的教育不能省,老人的赡养不能省,基本的生活开销也不能再少了。
一个月后,王建国的情绪稍微稳定了一些。他开始接受现实:这就是房奴的命运,无法改变。
他在网上看到很多类似的案例,有人还贷15年发现本金只还了30万,有人60岁了还在还房贷。相比之下,他算是比较幸运的,至少还年轻,还有工作能力。
"算了,认命吧。"王建国对妻子说,"咱们就老老实实还贷,21年后房子就真正属于我们了。"
"那时候你都62岁了。"林美娟心疼地说。
"62岁就62岁,总比一辈子租房强。"王建国勉强笑了笑,"至少孩子将来有个房子,不用像我们这样受苦。"
但他心里清楚,如果房价继续跌,这套房子未来的价值可能还不如现在。他花268万买的房子,最终可能只值100万。
07
现在的王建国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到房贷。9100元,这个数字像魔咒一样跟随着他。他不敢生病,不敢失业,不敢有任何意外。
他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人说房贷是最好的理财产品了,不是对买房者而言,而是对银行而言。银行通过房贷锁定了一个人30年的现金流,而且这个现金流非常稳定,因为没有人敢不还房贷。
晚上躺在床上,王建国经常失眠。他想象着未来21年的生活:每个月按时还贷,小心翼翼地生活,不敢有任何意外。等到62岁时,房子终于属于自己了,但那时候他也老了,享受不了几年了。
"如果重新选择,我绝对不会买房。"王建国对妻子说。
"那我们住哪里?"
"租房怎么了?至少自由,不用被银行绑住一辈子。"
但这话说出来连他自己都不信。在这个社会,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,就没有归属感。他们这代人被房子绑架了,而下一代人可能还会重复同样的命运。
春节时,王建国回老家。亲戚们都很羡慕他在城里有房子,觉得他很成功。
"建国现在是城里人了,有房有车,多好啊。"
王建国苦笑着不知道该怎么回应。他有房子,但房子不是他的,是银行的。他每个月都要向银行交9100元的"房租",而且要交30年。
他的表弟也在考虑买房:"哥,你觉得现在买房合适吗?"
王建国想说不合适,想告诉他房贷的真相,想劝他不要重复自己的错误。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,也许表弟比他聪明,不会犯同样的错误。
"你自己决定吧,买房是大事,要慎重。"王建国只是这样说。
回到城里后,王建国又去了一次银行,想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还款方式。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改为等额本金还款,这样总利息会少一些,但前期月供会更高。
王建国算了算,如果改为等额本金,第一个月要还1.8万,这远超过了他们的承受能力。
"还是算了。"王建国摇摇头离开了银行。
08
2023年底,王建国的公司又开始裁员。虽然他暂时没有被裁,但危机感越来越重。一旦失业,房贷怎么办?
他开始疯狂地投简历,想找个更稳定的工作。但41岁的中年人在职场上并不受欢迎,很多公司都不回复他的简历。
林美娟也在找更好的工作,但她的学历和技能都有限,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。
"我们要不要考虑换个小一点的房子?"林美娟提议。
王建国摇头:"现在卖房要亏十几万,而且小房子的单价更高,换了也省不了多少钱。"
他们陷入了一个死循环:不换房子,压力很大;换房子,损失更大。
夜深人静时,王建国经常想起那个在银行大哭的下午。那一刻,他的所有幻想都破灭了,他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房奴。
他不是房子的主人,他是房子的奴隶。房子不会让他更有安全感,反而让他更加不安。因为他必须保证每个月都有9100元的收入,必须保证自己不能生病,不能失业,不能有任何意外。
现在的王建国已经很少和朋友聚会了,因为他拿不出多余的钱。以前他还会偶尔请客吃饭,现在连朋友请他吃饭他都觉得不好意思,因为无法回请。
他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小,除了上班就是回家。周末也不敢带孩子出去玩,因为每一次出门都要花钱。
儿子经常问:"爸爸,我们什么时候去游乐园?"
王建国总是说:"等爸爸忙完这段时间。"但他知道,这段时间要持续21年。
有时候他会想,如果当初没有买房,现在会是什么样子?也许他们租着房子,但至少有自由。也许收入不高,但至少不用每个月被9100元压得喘不过气。
但这个世界没有如果,选择了就要承担后果。
林美娟有时候也会后悔:"如果当初我们再等等,也许房价会跌。"
"2014年谁能想到房价会跌?"王建国苦笑,"大家都说房价只涨不跌,我们只是相信了专家的话。"
09
2024年春天,王建国看到新闻说央行又降息了。他赶紧给银行打电话询问,是否可以降低他的房贷利率。
银行告诉他,他的贷款利率可以下调0.2个百分点,月供可以少还200多元。
王建国高兴得不行,每个月少还200多元,一年就是近3000元。但很快他又算了一下,即使利率下调,按照等额本息的计算方式,他未来20年还是主要在还利息。
"200块钱,能干什么?"王建国自嘲地笑了笑。
即使如此,这200元也是救命稻草。孩子的补习费又涨了,生活成本也在上升,这200元多少能缓解一点压力。
王建国开始幻想,如果利率能再降一些就好了。但他也知道,即使利率降到零,他前期还的仍然主要是利息,这是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的特点。
他开始研究各种理财方式,想通过投资赚点外快。但股市风险太大,他输不起;基金收益太低,还不如银行存款;做生意需要本金,他没有闲钱。
最后他发现,对于房奴来说,最好的理财方式就是好好工作,保证收入稳定。
王建国现在最怕的就是生病。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,一旦倒下,整个家庭就完了。
去年他感冒了,硬是扛了一个星期才去医院。医生说幸好来得及时,否则可能会发展成肺炎。
"您要注意身体啊,不能讳疾忌医。"医生说。
王建国苦笑:"医生,我倒是想来看病,但我有房贷要还,不敢随便花钱。"
医生愣了一下,然后叹了口气。他见过太多这样的病人,为了省钱拖着不看病,最后小病变大病。
王建国开始锻炼身体,每天晚上跑步。不是为了健康,而是为了不生病。他不能让身体出问题,因为他承担不起。
林美娟也是如此。她的腰椎有问题,但一直舍不得去做检查。她说等还完房贷再说,现在要省钱。
夫妻俩都在用健康换金钱,用未来换现在。他们知道这样不对,但没办法,房贷的压力让他们无法选择。
10
王建国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断供。当压力大到一定程度时,人会崩溃的。
他在网上看到过一些案例:有人因为还不起房贷而自杀,有人因为断供而被银行起诉,有人因为房贷压力而抑郁症。
"我们算是幸运的。"王建国对妻子说,"至少还能还得起。"
但他心里清楚,这种"幸运"是建立在牺牲生活质量的基础上的。他们没有娱乐,没有旅行,没有额外的开销,所有的钱都用来还房贷。
这样的生活还要持续20年。20年后,他们都老了,孩子也长大了。那时候他们还有精力享受属于自己的房子吗?
王建国有时候会想,也许租房真的更好。虽然没有房产证,但至少有自由。可以随时搬家,可以随时换工作,不用被一套房子绑住一辈子。
但这个社会不允许他这样想。没有房子就没有安全感,就被人看不起,就找不到好的对象,就上不了好的学校。
房子已经不仅仅是住所,而是身份的象征,阶层的标志。
现在距离王建国在银行大哭已经过去一年了。他的情绪已经平静了很多,但那种绝望感依然存在。
每个月25号,他都会准时把9100元转到银行卡里。这个数字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,比呼吸还要重要。
他不再去查房价了,因为看了只会更难受。他也不再计算还剩多少本金,因为那个数字会让他绝望。
他只是机械地生活着:上班,下班,还贷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有时候他会想起2014年签合同时的兴奋,想起当时对未来的憧憬。那时候他以为30年后房子就是他的了,以为自己在为未来投资。
现在他明白了,他不是在投资,他是在为银行打工。他的青春,他的中年,甚至他的老年,都要献给银行。
这套房子最终会属于他,但代价是268万和30年的自由。
儿子现在7岁了,开始问一些关于钱的问题。
"爸爸,为什么我们家不能买玩具?"
王建国不知道该怎么解释。难道要告诉一个7岁的孩子,爸爸每个月要给银行9100元,所以没钱买玩具?
"因为爸爸要存钱买房子。"王建国只能这样说。
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,股票按天配资,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