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海2025年基础养老金直接涨到1555元,北京65岁以上老人能领998元,但河南内黄县农村老人张大爷看着自己养老金存折上184元的到账记录,叹了口气:“啥时候咱也能领上500元?”
5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到143元,比去年涨了20元。这是近10年来第7次上调。中央定的这个143元是“保底钱”,地方财政再根据实力补差额。云南、广西一些地方基础养老金刚够143元最低标准;黑龙江163元,四川173元,都没超过200元。
农民养老金由“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”两部分组成。个人账户养老金拉大了差距。现在农民参保缴费档次从每年300元到6000元不等,多数人选最低档。
也有少数人月领超500元。江苏苏州、常州基础养老金超500元。安徽有按6000元档缴15年的,个人账户每月领800元,加上245元基础养老金,总共拿1045元。上海基础养老金1555元,北京998元,这些地方老人选中等缴费档次,每月过千不新鲜。
全国统一发500元养老金面临三大障碍。
第一是财政负担扛不住。基础养老金主要靠财政出钱,中央补一部分,地方补大部分。2025年光提最低标准20元,中央和地方财政就增加不少支出。按全国1.7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者算,每人每月发500元,对比现在平均水平,每年额外支出需几千亿元。
上海、北京本身超500元,压力小,但云南、黑龙江等财政紧张省份,现在连10元、20元补贴都精打细算。突然补到500元,这些省份拿不出钱。财政支出得量入为出,不能硬提标准。
第二是打破“多缴多得”规矩。
职工和居民养老保险都遵循“多缴多得、长缴多得”原则。统一发500元,谁还愿选高档次缴费?2025年陕西取消200元低档次,新增6000元高档次;黑龙江把最高档从3000元提至5000元,缴最高档补贴翻倍。如果统一标准,这些激励政策白搭,养老保险体系可能“失血”。
第三是地区差异没法无视。
上海基础养老金1555元,比全国最低标准高1412元,云南一些地方刚达143元,差10倍多。强行统一到500元,对上海、北京老人是“降待遇”,不合理;对西部省份,挤占教育、医疗等民生支出,影响整体福利。
农民常踩三个误区。
一是以为“缴满15年就该停”。缴满15年是最低条件,不是封顶线。多缴一年就多补贴和利息,退休后每月多领钱。2025年补缴政策变严,一次性补缴不享政府补贴,建议逐年缴费,别中途断缴。
二是不知道“个人账户能继承”。个人账户钱是个人财产,没领完可由家人继承,连本带息拿回,不会“打水漂”。选高档次缴费,既给自己养老,也给家人留保障。
三是没及时核对“到账金额”。2025年养老金上调补发到账后,要及时核对。各地补发时间不同,岳阳楼区7-9月增补款9月份发,没到账可能信息不全,补全后一次性补发差额。
农村老人想提高养老金,2025年有实在路径。第一是选高缴费档次,政府补贴跟着涨。安徽政策典型:缴300元补50元,缴6000元补200元,个人账户还有3.59%记账利率。
第二是多缴几年,基础养老金额外加钱。缴满15年只是最低条件,多缴一年养老金多涨一点。2025年山东、安徽明确,缴费年限超15年,每多缴1年,基础养老金每月增发2元。多缴5年,每月多领10元;多缴10年,每月多领20元,这笔钱终身发放。45岁以下农民可多缴几年,退休后待遇明显提高。
第三是领好额外补贴。高龄补贴:辽宁65-79岁每月多领5元,80岁以上多领10元;安徽绩溪75岁以上每月加发4元。困难群体补贴:低保户、重度残疾人等,政府代缴保费。
最新股票配资配资网,股票按天配资,股票加杠杆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